close

本書的精髓:

  1. 指導手冊是養成積極工作環境及員工行為習慣的工具。
  2. 變是不變的真理,不斷修正才會有真正的用處,不然只是堆在角落的廢紙。
  3. 指導手冊是傳承工具,用簡單圖表與文字建立知識的方法。

人員流動,傳承困難,遇到過的問題,如何讓夥伴再遇到時,可以直接用最佳做法?主管不在時遇到困難,有原則可遵循?能獨立解決?

無印良品前良品計畫會長松井忠三用圖解及簡單的文字來傳遞他的概念。在文書紀錄當道的時代,怎樣的作法才有實質效果,不只單純紙上談兵,松井忠三利用「指導手冊」做制度與習慣的管理。他的方法是從製定指導手冊開始,就讓第一線的員工參與,並隨時更新,使每個人對指導手冊有認同感。

手冊建立好時,就像論文寫好的當下一樣,已經變成屍體,是過時的產品,需要不斷的更新,才能成為活水,真正的幫助每個人。手冊本身也要簡潔易懂,不論新人或是其他部門的人,看過後可以馬上了解,知道如何回應。指導手冊的作用不只在店頭,就算是總公司的各部門、各職位,也都可以做成相關的手冊,漸少彼此的隔閡。

為落實水平溝通,不獨立作業的環境,良品計畫中的「清桌運動」,不但要減少雜物,也要減少個人桌上文件,讓文件內容不只屬於個人,而是整個組織;讓任務的分派透明化,有具體表格成列,相關人士都一目了然,使負責計畫者有緊張感,其他人也可以協助提醒、督促。

對松井忠三來說,指導手冊的重要性,不只是內容本身,使用、編制及更新的方式,才是影響員工的關鍵,除了從下往上的編輯製作,收集客戶及員工的建議,定期更新,藉此活化組織、促進創新,跟上時代的腳步,才是重點,手冊本身就是一種凝聚力的工具。

這無法立即見效,要有耐心與時間的培養,一步步累積成效。推動的過程中,常會遇見反對者,這時候松井忠三就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將反對者成為製定手冊的一員,當反對者深入其中後,就會被感染,逐漸認同。很像小學遇到調皮或比較阿霸的孩子,就請他當風紀股長,他就變成贊同的執法者。

計畫或是想法,都只是個開頭,只要花5%的力氣就好,重要的是需要付出95%執行力,這樣才看得到成果及功效。如果努力卻看不到功效,可能是能力不足,或是努力的方法錯了,需要重新檢視,所以不斷地計畫、執行、檢視、動作(PDCA)是很重要的循環。就開始為自己建立指導手冊吧!

arrow
arrow

    chiachi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